中经联播8月13日盘锦讯(赵梓辰 苗绘描)盐碱地里摸爬滚打的小孩儿张潜,长大了。挨冻受饿的日子里,他总能听到着一句话:好好学习,长大别当农民。咬耳的一句话,从小听到大,虽不是什么窃窃私语,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听得进去的,戴着这个深藏的秘密,张潜总是试想自己长大后应该怎么办?因为耳朵被这句话咬的,非痛即痒,也非一般耳边风可比。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吹着风改良盐碱地,不成功即成仁。
中经联播10月24日盘锦讯(赵梓辰)秋风起,稻谷香。走进北方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工作试验基地,金灿灿的稻浪一眼望不到边。日前,位于辽宁盘锦新兴镇的北方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工作试验基地传来好消息,这里种植的耐盐度为千分之六的水稻亩产今年达到了400公斤,比去年增加了100公斤,这意味着耐盐碱水稻在我国北方广阔的盐碱土地上长势良好,初步具备推广意义和价值。
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经有三个梦想,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第三个梦想是实现耐盐碱水稻种植一亿亩。前两个梦想都已经成为现实,最后一个梦想也已经在路上了。中国有15亿亩荒芜的盐碱地,其中约2亿亩可进行稻作改良,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公斤保守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公斤,多养活约2亿人。
北方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盘锦工作试验站坐落在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试验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在东北地区建立的试验站,也是由民营企业参与运营的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去年秋天,刚成立一年的盘锦工作试验站便取得了耐3‰和6‰盐度水稻初步筛选试验成功。